钱松喦《墨竹图》
画面以水墨晕染出几竿修竹,浓淡相宜的墨色赋予竹子灵动的生命质感。近景的竹叶以焦墨劲笔挥就,笔触凌厉如刀,每一片叶子都饱含力量,或舒展、或卷曲,在疏密错落间尽显蓬勃生气;中景的竹干以中锋行笔,墨色温润,节疤的刻画细致入微,既显竹之挺拔,又含岁月苍劲;远景的竹叶则以淡墨轻扫,似有若无,在虚实之间拓展了画面的空间层次,让整幅画于简洁中见丰富,于空灵中藏厚重。
题款与印章的布局更是点睛之笔。“钱松喦时年八十有一,后写于秦皇岛”的题字,笔力苍劲老辣,与墨竹的风骨相得益彰,既点明了创作背景与作者心境,又在视觉上与竹影形成呼应,让书画融为一体。两方朱印红得热烈,在素净的宣纸上格外醒目,既平衡了画面的墨色比重,又添了几分古朴雅致的金石气息。
这幅画不止是对竹的形神摹写,更是画家精神世界的外化。钱松喦八十高龄仍笔耕不辍,以竹之高洁坚韧寄寓自身品格,那每一笔的浓淡干湿,都是他对生命意趣的凝练,对艺术至境的追寻。在墨色的晕染与线条的流转中,我们能感受到一位老艺术家对自然的敬畏、对传统的坚守,以及在岁月沉淀后愈发醇厚的艺术才情。它如同一杯陈年老茶,初看清淡,细品则韵味悠长,在笔墨的方寸之间,容纳了天地清气与人文精神的交融,让观者于静默欣赏中,心生对生命韧性与艺术之美的双重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