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唐基桐降彩山水人物斜方瓶
此宝高27.4cm,整体保存完整,瓶身作画为唐基桐所绘画。浅绛彩是晚清时期景德镇瓷画艺术的一种创新,它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浅绛技法移植到瓷器上,使瓷器装饰从“重工艺”转向“文人书画”风格。浅绛彩山水人物斜方瓶就是在斜方瓶上运用浅绛彩技法绘制山水人物题材的瓷器,清朝后期,宫廷对御窑逐渐失控,大批官窑画匠流入民间,他们将自己的绘画技艺与文人画风格相结合,开创了浅绛彩瓷这一全新的釉上彩品种。
绘画山水常以通景式布局展现,山峦叠嶂、溪水潺潺,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营造出缥缈意境,采用的以淡雅的赭石、花青等颜料为主,色彩层次丰富,过渡自然,给人以清新雅致之感,并且运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皴擦点染等技法,笔触细腻洒脱,墨色变化丰富,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和质感,瓶身除了精美的绘画外,还常配有题诗、书法和印章,诗画相得益彰,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内涵。
唐基桐,字懋亭,是晚清时期的重要人物,湖南郴州临武人,为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八月初八日酉时出生,是安徽庐州知府唐景皋的四子。同治二年(1863年)考取案首,同治三年九月报捐知县,同治五年随大营克复湖州,后被赏戴花翎,在光绪初年担任督陶官,积极参与浅绛彩瓷的创作实践,团结御窑厂的画师,促使浅绛彩瓷在光绪年间逐渐成熟、大放异彩,为中国陶瓷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唐基桐擅长绘制浅绛彩瓷画,其作品题材丰富,有山水、花鸟等。如绘制的浅绛彩山水琮瓶,正面绘青绿山水,反面绘桃花春燕,画面生动,充满生机,同时书法功底深厚,受王羲之、米芾、文徵明等影响,风格多样,笔酣墨畅,行笔刚健有力,结体起伏跌宕,气势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