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和田玉器一组
清代造办处制和田玉鼻烟壶,规格:重96.18g 重92.23g
采用优质和田玉雕琢而成,玉质温润细腻,呈现出淡雅的青白色,质地致密,具有柔和的油脂光泽,彰显出和田玉特有的质感,触手生温。
整体呈圆形,两侧带有独特的外凸造型,线条流畅自然,比例协调,既方便手持,又具有独特的美感。
清代造办处是专门为皇室宫廷制作各类器物的机构,工匠技艺高超。鼻烟壶表面运用浅浮雕工艺,雕刻有人物、松树等图案,人物神态各异,松树形态逼真,线条细腻流畅,细节处理精致入微,展现出高超的雕刻技艺。
将和田玉的温润之美与精湛的雕刻艺术相结合,图案富有文化内涵,如人物与松树的组合,可能寓意长寿、吉祥等,不仅是实用的容器,更是精美的艺术品,反映了清代的审美观念和文化风尚,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和收藏价值。
新疆和田玉“95”于田料玉牌,规格:重170.21g
95于田料属于山料,产自新疆于田县。其白度上佳,达到冰羊脂级别的白度标准;质地细腻温润,结构致密,肉眼几乎看不到明显结构,断口平滑,油润度高,虽为山料,品质却可与籽料媲美,是近三十年来少见的优质玉料,如今存世量稀少,一料难求。
从造型上看,玉牌呈长方形,牌头有简洁的修饰,整体造型规整,线条流畅。搭配的棕色绳结编织精细,并串有红、白等颜色的珠子作为装饰,既方便佩戴,又增添了美感。虽图中玉牌表面无雕刻,但在实际中,95于田料玉牌常见的题材有观音、关公 、弥勒佛等。
95于田料以无结构料著称,具有高细高密的特点,光感出色,亮气干净,被当地人称为“冰羊脂”。其白度上比其他山料更白,玉质的油润感也更舒服,细度上一般都很好,韧性好,整体上于田料做成的成品很让人舒服。由于95于田料本身的稀缺性,加之其优良的玉质,用其制成的玉牌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受到众多玉石收藏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
清代和田玉籽料无事牌,规格:重107.6g
无事牌的前身是明朝嘉靖、万历年间苏州著名玉雕大师陆子冈创制的“子冈牌”中的一款无纹饰玉牌,原称“无饰牌”,后取谐音为“无事牌” ,在清代较为流行。
选用和田玉籽料,质地温润细腻,结构致密,油脂感强,触手生温。玉色以洁白为主,玉料色泽均匀、纯净,无瑕疵和裂纹。常见长方形,也有圆形等其他形状。牌身主体通常光素无纹,简洁大方,这源于“无绺不雕花”的理念,对玉质要求极高,只有质地完美的籽料才适合制作无事牌。
牌头常雕刻纹饰,如典型的清代乾隆时期流行的“拐子龙纹”(夔龙纹样式,小圆眼,眉角呈直线延伸至颈后上弯作角,短吻,卷鼻等),以及如意云纹等,左右对称,增添美感与文化内涵。
制作时注重打磨与抛光,地子打磨精细平整,抛光后表面犹如冰面般光滑,凸显玉质的优良。边角处理利落,虽无复杂雕饰,但细微之处更显工艺功力,阴刻线等细节干净利索。
作为清代玉器,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其材质珍贵、工艺精湛、寓意美好,加之随着和田玉资源日益稀缺,优质的清代和田玉籽料无事牌存世量有限,在收藏市场上备受关注,具有较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