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清铜币甯字版
大清铜币甯字版是清代机制铜圆中的一种,“甯”字代表江宁府,即现在的南京。清朝末年,清政府为缓解经济压力、改革币制、统一货币发行,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开始铸造大清铜币,至1911年(宣统三年)结束,大清铜币甯字版便是这一时期由江南江宁局所铸。
正面中央铸有“大清铜币”四个大字,字体端庄。上方环绕满文,左右有干支纪年,如“丁未”“丙午”等,左右分列“户部”二字,下方刻有“当制钱十文”的币值字样。币心凸起处有一阴刻或阳刻的“甯”字。背面中央是蟠龙图案,龙身蜿蜒,鳞片清晰,龙眼有神,展现皇家威严,龙图周围环绕英文“TAI - CHING - TI - KUO COPPER COIN”,意为“大清帝国铜币”。
存世量稀少,历经岁月变迁,留存至今的数量有限,品相完好的更是少见,在收藏市场上备受追捧。见证了晚清货币制度变革和商品经济发展,对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货币史有重要实物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