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钧瓷笔洗
此宝为宋代钧瓷笔洗,口直径21cm,高4.7cm,笔洗的主要作用是盛水,方便文人墨客在使用毛笔后清洗笔头,去除笔尖残留的墨水或颜料,保持毛笔的清洁,确保毛笔在下次使用时笔尖干净、流畅,避免笔头因墨水或颜料残留而堵塞、变形或损坏,从而保护毛笔的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 中国传统陶瓷烧制工艺的稀世珍品,为中国著名的五大名瓷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窑奇珍,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国之瑰宝”。自宋徽宗起被历代帝王钦定为御用珍品,入住宫廷,只准皇家所有,不准民间私藏。在宋代就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盛誉。钧瓷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和专家们的高度重视,一件钧瓷产品需具备以下几个重要因素:一是钧瓷的窑变艺术,钧瓷属北方青窑系统,其独特之处是使用一种乳浊秞,即通常说的窑变色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高温烧制后,会产生出如夕阳晚霞、或如秋云春花等,是凝聚了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此宝主色调有天青、玫瑰紫、海棠红等,釉色绚丽多彩,改写了 “青白瓷一统天下的历史”,有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的美誉。宋朝时的钧瓷当以北宋末年徽宗赵佶执时期最为典型,是钧瓷发展史中最为灿烂的阶段,这与崇尚道教,自封为教主道君皇帝的宋徽宗有着密切联系。这位历史上的昏君,虽治国无方,却对艺术有着独特的钟爱和天赋,尤爱钧瓷别具的神韵。因此钧瓷以瑰丽多变的釉色、庄重古朴的造型、特殊的审美风仪,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别具个性的治世思惟,卓立瓷林、入主宫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御用珍品——“君王之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