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哥釉盘
明代哥釉盘是明代瓷器中的经典品类,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哥釉瓷仿自宋代名窑哥窑。宋代哥窑以独特开片、“金丝铁线”等特征闻名,明代景德镇御器(窑)厂在宣德年间已成功仿烧哥窑瓷器,此后明代各时期对哥釉瓷的烧造热情不减,民窑也受官窑影响生产哥釉日用器皿。
釉色丰富,常见米黄、灰青等 ,白中泛青也较普遍。釉面质感独特,玻璃质感相对较强。釉面开片是重要特征,开片大小、深浅不一。部分呈现“金丝铁线”,小纹路呈浅黄色似金丝,大纹路呈灰黑色似铁线 ,纵横交织,打破单釉瓷单调,形成独特缺陷美。造型多样且实用美观。有广口、口沿外撇、斜腹、内平底略下塌、矮圈足的普通盘形;也有花瓣型、葵口形等特殊样式 ;还有折沿盘、洗等衍生造型。
在制作上,需精准把控胎、釉配方及烧制温度、气氛。因胎、釉膨胀系数不同形成开片,工匠需掌握规律,有意识控制以达理想艺术效果。明代哥釉盘胎质多紧密,胎色常见青白色等。
作为明代瓷器代表之一,反映当时制瓷业高超水平与创新精神,见证瓷器烧造技术传承发展。其独特美学特征契合明代文人审美,成为室内陈设雅器,承载明代社会文化、审美风尚等信息,是研究明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