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青铜烛台一组
由灯盘、支架、鹿座三部分组成。鹿呈向后蹲踞状,昂首向上,姿态优美。两只青铜灯均以卧鹿为造型基础,鹿的姿态呈现出伏地休憩的模样,肢体线条流畅自然,肌肉感塑造得恰到好处,展现出一种灵动且温顺的气质。鹿的头部微微扬起,仿佛在警觉地聆听周围动静,这种栩栩如生的造型设计,体现了汉代工匠对动物形态的细致观察和精准把握。
鹿角的设计极为巧妙,它们向上弯曲伸展,不仅形态优美,更承担起支撑灯盘的功能。鹿角的分叉处造型独特,增加了整体的装饰性,同时也与鹿的整体形象相协调。灯盘为圆形,平稳地架设于鹿角顶端,方便放置燃料进行照明。
除了鹿身的自然形态和细节刻画外,青铜灯可能还运用了一些装饰工艺。虽然从图片上看整体较为古朴,但在一些部位,如鹿角或鹿身的局部,或许曾有镶嵌或错金银等装饰,只是随着时间流逝有所磨损。
鹿被视为祥瑞之物。它常常与长寿、繁荣和福气等美好寓意联系在一起。古人认为鹿能够带来吉祥和好运,因此将灯具设计成鹿的形状,不仅满足了实用的照明需求,更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健康长寿、富贵吉祥的期盼。
鹿形青铜灯集实用性、艺术性和文化内涵于一体,是中国古代灯具设计的杰出代表,为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艺术和科技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