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宁重宝·瘦金御墨 宋韵遗珍
北宋崇宁年间,徽宗赵佶以“瘦金体”御书钱文,开创“钱文冠绝古今”的传奇时代。本场这枚崇宁重宝,如时光淬炼的青铜信笺,承载帝王翰墨,凝萃北宋盛世的艺术锋芒与货币智慧。
钱文“崇宁重宝”四字,尽显徽宗瘦金体精髓:笔画纤细劲挺,如铁画银钩划破时空;结体疏朗俊逸,藏“天骨遒美,逸趣霭然”的帝王气韵。虽经千年锈蚀,笔锋锐角仍透过绿锈隐隐展露——这不仅是货币铭文,更是宋代的书法标本,将“书画皇帝”的艺术野心,熔铸进每一枚流通的铜钱。
作为北宋官铸大钱,崇宁重宝遵循严苛匠造标准:圆形方孔,外郭规整如削,内穿修治光洁,钱体厚重敦实。绿锈包浆层次分明,锈色从浅绿到暗褐自然过渡,见证地下岁月的氧化轨迹;钱文与锈色共生,形成“锈掩字、字破锈”的独特肌理,尽显“生坑美品”的古朴张力——每一处细节,都是北宋铸币工艺的活态传承。
在古泉收藏领域,崇宁重宝因“御书+官铸+存世渐稀”,始终占据核心地位。此枚钱币未经过度清理,保留原始出土状态:绿锈裹身却不失钱文神韵,锈蚀斑驳仍可见铸造精魂。对于藏家而言,它不仅是一枚古钱,更是触摸北宋文脉的密钥——当瘦金墨韵与青铜锈色相遇,历史的温度便在掌心悄然苏醒。
从汴梁城的铸炉火光,到今日拍卖场的聚光灯下,这枚崇宁重宝跨越千年,带着北宋的笔锋、北宋的风烟,静候知音。它是书法的标本,是货币的艺术孤品,更是宋韵美学在方寸之间的永恒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