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松嵒《山高水长》
从中国山水画专业维度赏析,这幅《山高水长》尽显钱松嵒作为 “新金陵画派” 领军者的艺术造诣。
构图章法,承古开今的空间营造,以 “高远”“平远” 相参的传统 “三远法” 为骨,瀑布纵向切割画面形成视觉动线,苍松、楼阁锚定近景的 “实”,远山、云雾铺陈远景的 “虚”,开合之间既得宋元山水 “丘壑谨严” 的章法,又以现代视觉的层次对比,拓展出 “咫尺山林,千里气象” 的空间张力。
笔墨语言,骨力与意趣的精妙平衡,山石皴法融 “斧劈” 的劲健与 “披麻” 的温润,枯笔皴擦显肌理苍厚,湿墨晕染彰石质氤氲,尽显 “笔力扛鼎” 的传统功底;
松枝以 “蟹爪” 式线条勾勒,灵动中见苍劲,松针以浓墨点簇,疏密得宜,是 “写其形更传其神” 的生动表达。
瀑布以 “留白为水,淡墨为雾”,虚实相生间,把水的动势与空灵感推向极致,墨韵的干湿浓淡转换,尽显 “笔情墨趣” 的文人画精髓。设色理念,古雅与现代的和谐共生,以 “水墨为骨” 立住传统根脉,又突破性地以赭石轻染远山、朱红点饰楼阁,既暗合 “山川本蒙气,色之郁者为苍” 的自然质感,又以局部色彩的提亮,赋予画面现代装饰性,实现了 “水墨苍润” 与 “设色清丽” 的辩证统一,是钱松嵒 “古意新裁” 设色观的典型体现。
文化精神传统意涵与时代情怀的耦合“山高水长” 的题旨,既承续文人画 “托物言志” 的传统(借山水壮阔喻情韵深远),又以新金陵画派 “师法自然、直面生活” 的创作观为内核,通过对山河实景的艺术提炼,传递出对家国山河的赞颂,完美诠释了 “笔墨当随时代” 的艺术觉醒,是传统山水画向现代转型的经典范本。
(注:钱松嵒晚年曾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其作品兼具 “笔力苍厚” 与 “装饰性”,这幅《山高水长》正是他风格成熟期的典型,既有传统山水的 “骨法用笔”,又有现代视觉的 “张力营造”。)